首页 > 设计 > 内容页

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将加强气候敏感疾病的监测预警和防控

2023-09-09 08:17:34 来源:澎湃新闻

9月8日上午,气候变化与健康交叉学科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论坛以“加强早期预警系统建设,应对气候变化健康风险”为主题。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蒋兆理出席论坛并致辞。


(资料图片)

蒋兆理指出,我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自然生态环境脆弱,气候变化已给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并不断向经济社会领域蔓延渗透。未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仍将呈趋多趋强的态势,潜在的气候风险仍在不断累积。即便全球实现碳达峰甚至碳中和,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仍将在相当长时间内继续存在。

因此,他认为减缓和适应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两种对策,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所谓减缓,主要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碳汇(自然环境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所谓适应,则强调通过气候风险的识别和管理来减轻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和风险。

2023年3月23日,山东,沙尘天气。视觉中国 资料图

2022年6月,生态环境部牵头发布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该战略将健康与公共卫生列为适应气候变化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提出强化城市气候风险评估,完善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若干重点任务。近期,全国范围内已经开展了“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以期主动适应气候变化、不断提高气候风险防范和抵御能力。

谈及未来的工作重点,蒋兆理提出,将做好气候变化背景下健康与卫生政策的顶层设计,编制健康与公共卫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具体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一是加强气候敏感疾病的监测预警和防控。加强对气候敏感疾病和极端天气气候下健康风险的防控规划,制定救治管理办法,提高卫生应急能力,提高高温热浪等极端环境下作业的劳动保护标准。

二是开展气候变化健康风险和适应能力评估。研究制定气候变化健康风险评估指南并制定评估方案,有效识别健康风险和脆弱人群,因地制宜制定医疗系统和社区公共卫生能力提升计划。

三是积极增强医疗卫生系统的气候韧性。建立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与医疗物资储备体系,建立针对气候敏感疾病的分级分层急救、治疗护理与康复网络,建立相关的心理健康干预服务体系。

四是全面推进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下公共卫生和健康宣传教育,提升重点人群的防护和保健知识,提升公众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蒋兆理最后表示,国家正在推进适应气候变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化公共卫生与健康系统气候韧性,努力守护人民群众的安全健康。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黎博恩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