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微信公众号消息,8月1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与在今年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10位局职工子女代表进行座谈,代表局领导班子和全局干部职工向他们表示祝贺,勉励他们在大学阶段做好增长才干的“加法”、磨练自己的“减法”、掌握方法的“乘法”和学会选择的“除法”,走好人生青春之路,努力成为国家栋梁。
相关消息称,今年,国家知识产权局职工子女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8名被清华大学录取,2名被北京大学录取。
这个消息一出,引发了很多解读。不管怎样,一家单位内部一年有多达10位的职工子女考上清北,都是令人惊诧的成绩。一些网友感叹,这是真正的知识的传承。当然,也有网友表示,北京的清北录取率较高,也不值得大惊小怪。由此,还有部分网友几乎条件反射般地想到不同地方的教育资源差距问题。
实际上,这则消息中,还有一些未能解释清楚的问题。比如,这10位局职工子女到底是完全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还是整个知识产权局系统?如果是后者,那想必全国的职工规模加起来不在少数,那么一年考取清北达10人的表现,再加上单位职工普遍的高学历背景,可能也就显得没那么夸张了。此外,单位领导会见高考成绩优秀的职工子女,在这家单位不是第一次。公开消息显示,这种做法似乎成了该局的一个传统,过去几年几乎每年都有,更像是一家单位的内部文化。
这种单位的内部文化,到底是否合适呢?首先,不管是哪家单位或是公司,职工子女考得好,领导会见、鼓励,都应该算是一件好事。从公开报道看,一些单位和企业对成绩优秀的职工子女进行奖励,也不是稀奇事。这种鼓励“读书”的做法,置于单位或企业内部是很容易被理解的,也是完全值得的,并且与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也相吻合。但是,目前这则消息受到更多的关注和解读,确实是搭载了一些舆论情绪。
比如,一些网友就想到了前不久引发热议的“山河四省”话题;还有人认为,一家单位如此“盛产”清北生,也真实地呈现了某种基于教育资源、成长环境、职业选择等差异综合塑造的阶层固化现象。应该说,尽管把这些问题投射到一家单位身上,可能是不合适的,它也承载不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责任,但它可能在无意中提供了一种社会参照,让某些社会情绪的所指得到了印证。
高考取得好成绩的考生,只要是在规则的范围内,当然值得被祝福。只不过这起案例中,单位领导座谈、鼓励10名清北生的一幕,却难以引发公众的共情,也难说其公共价值。换言之,它作为一个单位的内部行为是很正常的,但一旦被呈现于公共舆论场,就难免会遭遇“歪楼”的评价。
(作者:朱昌俊,来源:红星评论)